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6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.7%。其中,城市和农村均上涨2.7%;食品价格上涨8.3%,非食品价格上涨1.4%;消费品价格上涨3.2%,服务价格上涨1.8%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.2%。
6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.1%。其中,城市下降0.1%,农村下降0.2%;食品价格下降0.3%,非食品价格下降0.1%;消费品价格下降0.2%,服务价格上涨0.1%。
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
6月份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6.1%,影响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上涨约1.79个百分点。其中,鲜果价格上涨42.7%,影响CPI上涨约0.71个百分点;畜肉类价格上涨14.4%,影响CPI上涨约0.59个百分点(猪肉价格上涨21.1%,影响CPI上涨约0.45个百分点);禽肉类价格上涨7.4%,影响CPI上涨约0.09个百分点;鸡蛋价格上涨6.1%,影响CPI上涨约0.03个百分点;鲜菜价格上涨4.2%,影响CPI上涨约0.10个百分点;粮食价格上涨0.6%,影响CPI上涨约0.01个百分点;水产品价格下降0.5%,影响CPI下降约0.01个百分点。
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。其中,其他用品和服务、医疗保健、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.7%、2.5%和2.4%,衣着、居住、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.8%、1.6%和0.8%;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.9%。
6月份,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降0.2%,影响CPI下降约0.05个百分点。其中,鲜菜价格下降9.7%,影响CPI下降约0.25个百分点;鸡蛋价格下降2.6%,影响CPI下降约0.01个百分点;水产品价格下降0.9%,影响CPI下降约0.02个百分点;鲜果价格上涨5.1%,影响CPI上涨约0.11个百分点;畜肉类价格上涨2.2%,影响CPI上涨约0.10个百分点(猪肉价格上涨3.6%,影响CPI上涨约0.09个百分点);禽肉类价格上涨0.7%,影响CPI上涨约0.01个百分点。
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两涨三降两平。其中,其他用品和服务、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.6%和0.3%;交通和通信、衣着、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.7%、0.1%和0.1%;居住、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均持平。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(记者 李金磊)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数据显示,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7%,至此,CPI涨幅已经连续4个月超2%。其中,水果价格大涨超40%,猪价大涨超20%,是6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。专家预计,5、6月份将是全年CPI的高点,此后将会有所回落。
在猪肉、水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下,6月份CPI涨幅与5月持平,继续维持“2时代”。至此,CPI同比涨幅已经自今年3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超过2%。
6月份CPI同比上涨2.7%。跟此前市场机构预期基本一致。Wind资讯数据显示,20家研究机构对6月份CPI同比涨幅的平均预测值为2.7%。其中,预测的最大值为2.9%,最小值为2.5%。
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网记者表示,6月份物价涨幅没有继续扩大,主要原因就是蔬菜价格涨幅有所回落。
数据显示,从环比看,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.1%。在食品中,鲜菜大量上市,价格下降9.7%,影响CPI下降约0.25个百分点。而同比看,鲜菜价格上涨4.2%,涨幅比上月回落9.1个百分点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鲜果价格上涨42.7%,影响CPI上涨约0.71个百分点;猪肉价格上涨21.1%,影响CPI上涨约0.45个百分点。
为何水果、猪肉价格会飙升呢?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表示,鲜果价格上涨42.7%,涨幅比上月扩大16.0个百分点,影响CPI上涨约0.71个百分点,除气候等因素影响外,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。
从环比来看,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降,但苹果和梨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较高,加之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强降水影响采摘和运输,火龙果和菠萝等水果价格上涨,全国鲜果价格上涨5.1%,影响CPI上涨约0.11个百分点,目前价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。
曹和平认为,除了季节性因素外,水果包装等成本的上涨,也是水果价格大涨的原因。而猪肉价格上涨除了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供应偏紧外,饲料等成本上涨也是重要原因。
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近日表示,去年苹果、梨主产区遭遇异常天气影响,造成产量明显下降;今年春季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阴雨,给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。有些是属于非市场因素的影响,比如,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,生猪存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